中新社記者提問:[提問王庭聰]在大灣區設廠有哪些經驗?大灣區應該發揮什麽優勢吸引港澳同胞?[提問崔世平]澳門對接大灣區建設有哪些經驗?
南旋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、香港工商總會主席王庭聰:選擇在粵港澳打造灣區是很適合的。這裏國際視野很大,多方麵資源充足。交通方麵,海陸和空運的基礎很成熟,國家對大灣區支持度很高。這次兩會我帶了三個建議:1。 希望把港澳同胞的回鄉證細化係統,跟內地的身份證連在一起,方便在廣東工作、創業,更加方便;2。 稅務問題,粵港澳有4個稅製,都不一樣,希望在稅製方麵盡量簡單,讓投資者更加方便;3。 希望邀請國際著名大學,在粵港澳辦學,成為大學城市,培養人才,也希望香港澳門同胞多來這裏學習,並留在這裏工作。粵港澳大灣區是港澳和世界創業的大好機會,歡迎大家一起到大灣區創業。
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、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、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崔世平:打鐵還需自身硬,澳門擁有獨特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產,資源豐富,2005年澳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,我們既有精致的旅遊設施,也有大型旅遊度假村,和旅遊教育服務。為我們融入大灣區提供很好的作用,奠定很好基礎。1。 澳門有條件為大灣區提供貢獻。2。 在推進葡語係國家的交流上發揮更多作用,服務一帶一路建設。3。 廣東與澳門習慣相同,澳門可以在共建大灣區生活圈中有所作為。大灣區發展空間廣闊,澳門可以做出貢獻!
點擊進入專題
責任編輯:霍宇昂
"
发布评论